和漂亮老师做爰4,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久精品蜜桃 ,三男操一女,亚洲成在人线综合导航

歡迎來到山東聯盈創科機械有限公司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首頁 聯盈資訊 > 行業動態 >
【江蘇】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度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通知

微信截圖_20220302162515.png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關于組織申報2022年度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通知

蘇建科〔2022〕34號

各市、縣住房城鄉建設局(建委),省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部署要求,推動我省綠色建筑在碳達峰目標下綠色低碳發展和創新實踐,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開展2022年度省級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要求

(一)申報項目應符合《2022年度省級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附件1)要求。

(二)簽訂《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申報信用承諾書》(附件2)。

(三)已承擔國家或省級建筑節能示范項目,但未達到實施進度要求的項目單位不得申報。

(四)請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按照《江蘇省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蘇財規〔2019〕14號)和本通知要求,認真組織開展申報,遴選推薦具有良好實施基礎和示范意義的項目。

1. 綠色低碳城區項目申報單位應是市(縣、區)人民政府、履行政府職能的城區、園區等管理機構,明確了工作班子、實施項目進度計劃、建設資金安排計劃等,項目實施周期不超過3年。

2. 綠色建筑品質提升項目申報單位應為項目建設與運行主體,可與設計單位、咨詢單位聯合申報,項目應嚴格遵守工程建設基本程序,相關審批手續齊全,并通過施工圖審查,實施周期不超過2年。建筑能效提升項目申報單位應為建筑權屬單位,可與合同能源管理單位聯合申報,實施周期不超過2年。

3. 科技支撐項目申報單位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備相應的研究基礎和科研條件,申報團隊人員結構合理,項目負責人原則上是單位的業務骨干、具有正高級職稱,實施周期不超過2年。

(五)地方申報項目由設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委)初審匯總并排序后(附件3),正式行文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屬項目可直接向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申報。

(六)公共機構建筑能效提升項目的申報材料另需項目所在地設區市機關事務管理部門蓋章推薦,省級公共機構申報的項目由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蓋章推薦。

二、申報流程

1. 申報單位登陸專項資金申報系統進行填報。系統網址為: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網上辦事/專題管理類/住房城鄉建設專項資金監管。

2. 項目所在地縣(市)、設區市建設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由申報單位打印系統生成的項目申請表并蓋章,連同實施方案、相關附件證明材料裝訂成冊(一式四份)。

3. 申報材料請以郵寄方式提交,不接受現場提交。郵寄地址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科技發展中心(南京市江東北路287號銀城廣場B座413室),郵編:210036。

4. 截止時間為2022年3月21日(以郵戳為準),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或逾期者不予受理。 

三、聯系方式

申報咨詢電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綠色建筑與科技處,025-51868578、51868675。

收件聯系電話:025-51868146。網上申報技術咨詢QQ群:597672435。

附件:

1. 2022年度省級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指南

2.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項目申報信用承諾書

3. 市推薦申報項目匯總表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2年2月22日

附件1 

2022年度省級綠色建筑發展專項資金項目

申報指南

一、綠色低碳城區

開展高品質綠色建筑集中連片示范,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集成轉化應用,因地制宜開展建筑區域能源、智慧運行管理等技術的試點,探索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機制,示范區域范圍為50公頃左右。

1. 規劃引領。遵循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計劃制定區域綠色生態專項規劃,明確示范區域綠色發展的建設目標和相關指標。

2. 新建建筑綠色低碳性能優越。區域內新建建筑全面按照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二星級以上綠色建筑占比不低于70%,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應用示范項目不低于2個。

3. 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指標先進。制定既有建筑節能綠色改造計劃,出臺鼓勵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服務方式的措施,探索適宜技術集成應用,改造項目能效提升不低于20%。

4. 新型建筑工業化全面推進。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比不低于60%并實現全裝修,新開工建筑采用裝配化裝修比例不低于40%,公共建筑全面應用BIM技術。積極開展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組合結構等多種裝配式結構形式的工程實踐。建立綠色建材采信應用工作機制,推廣應用綠色建材。

5. 政策機制創新有力。支持采用全過程工程咨詢、建筑師負責制和工程總承包的項目,優先支持建筑專業院士、國家或省設計大師主持設計的項目。探索建立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的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建筑能耗限額管理制度。建設基于BIM、CIM技術的智慧用能管理平臺。采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宣傳綠色低碳理念,引導公眾參與。

二、綠色建筑品質提升項目

新建建筑應按照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設計建造,在高品質綠色建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新型建筑工業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方面開展示范。

(一)高品質綠色建筑示范

1. 綠色設計方面,全面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布局合理、功能適用,體現地域特色和時代特征。優先支持實施建筑師負責制、全過程工程咨詢、設計單位牽頭的工程總承包項目。

2. 技術應用方面,符合因地制宜、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技術應用理念,技術選用科學合理,綜合集成創新度高,設備設施與建筑融合度好,在綠色建造、BIM技術應用等方面創新性強,示范推廣應用價值強。

3. 性能指標方面,綠色低碳性能指標先進,綠色節能性能指標、環境控制指標先進,符合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碳排放強度原則上比同類建筑低15%以上。優先支持達到近零能耗建筑以上標準的項目。

4. 綠色運營方面,制定綠色運營管理方案,開展建筑運行調適和效果評估。建設數字化建筑運行管控平臺,實時展示建筑能耗、水耗、室內空氣品質等數據。

(二)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

1. 建筑設計充分體現氣候適應性,建筑圍護結構性能優越,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創新性強。積極采用綠色低碳建造方式,實施綠色運營管理。建筑綜合節能率達到85%以上。

2. 居住建筑應滿足《江蘇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技術導則(試行)》技術指標要求,公共建筑應滿足《近零能耗建筑技術標準》(GB/T51350-2019)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關技術指標。

3. 項目應符合工程建設管理程序和相關規定,建筑面積原則上不少于1000㎡并整棟實施。

(三)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集成示范

1. 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適用性和耐久性,體現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綜合評定結果達到《江蘇省裝配式建筑綜合評定標準》(DB32/T 3753)一星級以上。相關數據上傳至江蘇省綠色建筑綜合服務平臺。

2. 預制構件設計標準化程度較高,廣泛采用標準化建筑部品部件。積極選用綠色建材,綠色施工技術全面應用,達到國家規定的綠色施工評價優良標準。采用混凝土結構、組合結構的單體建筑預制裝配率不低于50%,采用鋼結構、木結構的單體建筑預制裝配率不低于60%。

3. 積極采用裝配化裝修。在項目設計、施工、運營等階段全過程一體化集成應用BIM技術,并取得良好效果。應用信息技術,實現部品部件質量可追溯。

4. 優先支持建筑專業院士、國家或省設計大師主持設計的項目。

(四)可再生能源建筑綜合應用示范

1. 支持在建筑中綜合應用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淺層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兩種以上可再生能源的項目,建筑應用面積不低于10000m2。

2. 支持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應用項目,裝機功率達到150kWp以上。優先支持光伏瓦、光伏幕墻等建材型光伏技術應用的項目。

3. 支持地源熱泵技術應用項目,主要設備的性能指標先進,項目應用建筑面積不低于10000m2,技術創新集成應用度高。

4. 建筑區域能源利用項目,應采用可再生能源、余熱廢熱資源,節能減排效益高于分散式建筑空調供暖系統,主要設備的性能指標先進,并形成良好的運行管理機制,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三、既有建筑能效提升項目

對既有建筑,開展能效綜合提升、可再生能源應用改造、運行控制調適等方面的示范。優先支持改造后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項目。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并形成良好的運行管理機制。

1. 開展建筑運行能耗分項計量和數據監測,通過能源審計和用能數據分析,制定綠色化改造或能效提升方案,改造后建筑能效提升和減碳水平均不低于15%,改造面積原則上不低于5000m2。

2. 支持采取圍護結構節能改造、用能設備和系統提升、智能運行控制、可再生能源應用等多種方式進行綜合改造。優先支持實施墻體保溫、門窗節能改造、門窗幕墻玻璃加貼保溫隔熱膜的項目。

3. 支持既有建筑根據不同應用需求,采用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等可再生能源或空氣源熱泵熱水應用技術進行改造。

4. 支持建筑用能管理及控制設備升級改造,鼓勵開展建筑用能運行調適,提升建筑運行能效水平。鼓勵建立智慧運行管理平臺進行建筑節能低碳運營管理。

四、科技支撐項目

1. 基于能耗限額的典型公共建筑用能管理和技術路徑研究

研究內容:針對我省不同類型、不同功能和規模的學校、醫院建筑,開展樣本抽樣、用能調查和能耗數據監測,研究能耗和碳排放分類統計、測算方法,制定能耗和碳排放限額,形成適宜省情的學校、醫院建筑用能政策機制、技術路徑和用能指南。

考核指標:完成綜合研究報告;完成我省學校、醫院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限額指標和用能標準;建立不同類型學校、醫院建筑用能數據庫;各開展2個以上用能管理項目示范。

2. 江蘇省綠色低碳示范項目綜合效益評估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綠色低碳示范管理機制與效益評估方法研究,建立示范工程綠色低碳發展效益評估體系,完善全省綠色低碳示范專題數據庫。開展項目節能減排效果、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綜合評估;總結示范技術應用成效,梳理攻堅技術體系。提出建設領域碳達峰和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建議和技術方向。

考核指標:完成《江蘇省綠色低碳工程示范綜合效益評估研究》報告1份;完成示范工程綠色低碳發展效益評估指標體系;建立綠色低碳示范綜合信息數據庫。

3. 雙碳背景下的城市更新技術策略研究

研究內容:開展城市建成環境更新的關鍵理論、動力機制、設計方法研究,梳理典型案例和關鍵技術。形成分等級、分類別、分地區的城市更新技術體系,建立城市更新技術庫,并開展關鍵技術減碳效益分析。優選典型案例,編制技術導則。

考核指標:完成綜合研究報告1部,典型案例集1部,技術導則1部,指導示范項目不少2個。

4. 建筑碳排放計算方法研究與軟件平臺研發

研究內容:開展建筑碳排放計算的理論、方法、工具研究;應用大數據、AI、無人機等技術和智慧工地平臺,提取建筑構件運輸、施工和運維的碳排放基礎數據;研發自主可控的BIM引擎,基于BIM的建筑碳排放計算軟件平臺,并開展示范應用;編制建筑構件碳排放計算標準和設計導則。

考核指標:建筑構件碳排放計算標準和設計導則各1部,基于BIM的建筑碳排放計算軟件平臺1個,示范項目2~3個。

5. 建筑圍護結構節能一體化應用技術研究與示范

研究內容:為提升建筑節能降碳能力,針對我省全面推廣應用“三板”以來預制外墻板存在的短板瓶頸,就圍護保溫一體化成型技術、標準化模數化生產、施工方便快捷的連接技術等方面,梳理分析現有的外墻技術,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研究,通過項目示范,形成一套保溫裝飾一體化外墻技術體系并規模化推廣應用,推動實現外墻外保溫與建筑同壽命。

考核指標:研究形成一套保溫裝飾一體化外墻技術體系,建設2個以上示范項目。

6. 裝配式部品部件標準化研究與示范

研究內容:通過對全省居住建筑和學校教學樓“三板”應用情況廣泛調研,總結歸納具有地域特色的戶型、進深、開間等尺寸信息,提出適宜的部品部件模數,形成可參考的標準化圖則,并開展生產基地和工程項目示范,推動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化、生產模具通用化,有效降低生產建設成本和碳排放,縮短施工周期。

考核指標:形成研究報告1份,培育示范生產基地和示范項目各1個,研究發布《居住建筑裝配式部品部件標準化圖則》和《學校教學樓裝配式部品部件標準化圖則》。

7. 碳達峰目標下的全省公共建筑能耗監測能力提升研究

研究內容:根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建筑節能降碳要求,研究提出包含公共建筑用能監測、能耗統計、能效分析、能效提升等方面的策略建議,研究構建以碳達峰為目標的公共建筑能耗監管新模式,提出包含信息化監測、標準化核算計量、分解目標考核、第三方評估審計等方式在內的監管機制和能力提升建議。

考核指標:研究提出全省既有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完善措施和相關技術標準,完成《碳達峰目標下的全省公共建筑能耗監測能力提升研究》報告1份。

8. 建設領域數字化、智慧化科技支撐課題研究與示范

研究內容:根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圍繞國家和省確定的城鄉建設系統重點工作,聚焦數字經濟和城鄉建設數字化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美麗宜居城市建設、新型建筑工業化、綠色建造、低碳建筑等領域開展研究,總結歸納關鍵技術,形成技術解決方案,開展應用示范。

考核指標:圍繞制約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數字化、智慧化發展的瓶頸問題開展研究,形成相關系列科研成果不少于5項。

9. 建設領域綠色發展標準體系研究

研究內容:圍繞新時代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要求,針對高品質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城鄉建設領域安全與發展的重點工作,開展關鍵技術研究,編制相關標準,構建標準體系。

考核指標:提交相關地方標準成果不少于5部。

附件下載-蘇建科〔2022〕34號.doc

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2/2/23/art_8639_10356657.html

來源: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上一篇: 加氣混凝土板材生產線是環保綠色減排項目
下一篇: 蒸壓加氣混凝土生產線生產工藝

版權所有 2016-2025 @山東聯盈創科機械有限公司-透水磚設備優質品牌商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魯ICP備2021010280號-2 電話:15666835566 手機:15666835566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安多县| 陆良县| 鄂州市| 铜山县| 南漳县| 绿春县| 巴林右旗| 云和县| 古浪县| 兴国县| 蒲城县| 葫芦岛市| 随州市| 阳高县| 当涂县| 康定县| 酉阳| 南城县| 图木舒克市| 合作市| 辽宁省| 界首市| 钦州市| 凤山县| 红河县| 开远市| 昭平县| 固始县| 汕头市| 恩施市| 乐清市| 西乌珠穆沁旗| 苍山县| 肥城市| 海安县| 京山县| 安平县| 江永县| 高碑店市| 定州市|